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保障企业运营的合法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而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了解内部控制的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对国外内部控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哪些研究成果对内部控制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内部控制的意义在于保障企业的经营安全和规范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美国《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美国学者Kaplan和Mikes(2006)提出了一种基于战略目标的内部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内部控制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
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美国学者COSO(1992)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该框架将内部控制评价分为五个方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该框架被广泛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和改进。
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
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美国学者KPMG(2016)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内部控制监督方法,该方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管理,有效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精度。
结论
国外内部控制文献的综述表明,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评价、改进、监督和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内部控制的实践,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精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